
日前,记者走进海门开发区,在江苏亿控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技术人员正在试验今年新研发的产品——双舵轮传统手动控制AGV。这款产品是叉车行业通用手柄,通过优化TEC驱动器,解决传统叉车行业产品搭配问题。“去年,公司生产的一款功率达15kW的立式舵轮打破国外垄断,成功拿下俄罗斯铁路局的订单。”总经理李蜜自豪地说。不远处,江苏戴宝机械的全自动管式离心机生产线同样忙碌,这款填补行业30年技术空白的产品,正为恒瑞制药、哈药集团等龙头企业提供关键设备支撑。
两家企业的创新实践,正是海门开发区聚力打造长三角产业创新先行区的生动缩影。
梯度培育
让“小苗”长成“大树”
今年以来,海门开发区锚定“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”主线,通过构建“1+6+4”攻坚机制,让明升体育app_明升体育-平台*官网“亿控”“戴宝”在这里破土成长。“1+6+4”是指:“1个指挥部”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各项工作;“6个攻坚组”精准发力,设立科技招商、企业培育、研发赋能、专利护航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引育攻坚组,制定差异化任务清单;“4项重点”提质增效,聚焦载体运营、平台提档、院所合作、政策配套四大领域,系统提升创新生态承载力。
在戴宝机械研发中心,总经理黄磊正向团队演示新一代离心机的智能控制系统。这家从上海迁入的企业,在开发区完成三级跳:从年销售额千万元到冲刺3500万元,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,如今更瞄准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。“开发区的‘全生命周期’服务让我们心无旁骛搞研发。”黄磊感慨道,“海门的发展让人瞩目,2013年我们来到海门,后来在开发区有了全新的厂房,增添设备,招引技术人员,加快发展的动力更足了。”
开发区深谙创新主体的成长规律,构建“科技型中小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-瞪羚独角兽”培育链条。科技招商组赴沪苏、广深、武鄂等地靶向招引项目,企业培育组则为德硅凯氟等潜在高新技术企业提前布局专利。目前,开发区已储备2025年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5家,形成了“投产一批、培育一批、储备一批”的良性循环。
生态赋能
破解创新“密码”
亿控智能的快速发展,印证了开发区生态赋能的成效。这个由同济博士团队创立的企业,落户当年即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。“开发区不仅帮我们对接东大技转中心,还组织我们参加全球展会。”李蜜提到的正是开发区打造的“标准化+个性化”服务矩阵。作为人才转化项目,亿控智能自入驻开发区以来,发展迅猛,去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,已逐步成长为中国较大的移动机器人集成供应商之一。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,同比增长100%。“良好的创新生态圈为企业发展不断赋能。”李蜜说,“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,为企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此外,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,开发区拥有不错的区位优势,更重要的是,海门优越的人才关怀环境,为创新创业提供坚实保障。”
今年以来,开发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打造“标准化+个性化”服务矩阵,破解创新过程中的“隐性门槛”。多渠道宣传和解读科创政策,确保企业应知尽知、应享尽享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,联合东大技转中心等与企业建立技术互通机制,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关。推动赛博通信与南通大学联合共建“光电缆材料研发中心”,成立教学实践基地,为光电缆材料领域注入新动能。
向新而行
构筑长三角创新共同体
行走在开发区,创新的脉动处处可感。浦软、集微等载体加速项目孵化,省船舶创新中心等平台促进成果转化,一季度共推动英尔捷、集萃智信、瑞延升新材料等12个科创项目进行申报认定。
今年,开发区将继续锚定“长三角产业创新先行区”战略定位,以“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”为主线,通过体系化布局、精准化施策、全链条服务,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。围绕年度目标——招引科创项目60个、高企净增30家、新增创新型企业5家、科技服务业营收增幅超全区平均水平5%、引进省“双创”人才8名,以创新生态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,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。
通过系统化推进、精细化服务、生态化集聚,开发区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,撬动产业升级与城市能级跨越式发展。未来,这里将有明升体育app_明升体育-平台*官网“首台套”“首创技术”诞生,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贡献“海门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