蜱虫进入活跃期 我区启动调查监测
近日,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,我区蜱虫专项监测工作已启动。
在三星镇林西村的一处蜱虫监测点,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身着白色防护服,手持特制工具,在草地与灌木丛间开展“布旗法”监测。
每走一段距离,工作人员便仔细检查布旗上是否有蜱虫附着。“今年,海门采用抽点监测的方式,针对农田、城市公园、荒坡草地等不同环境展开调查。同时,我们将依据蜱虫的生活习性,全面排查居民养殖的家畜。”区疾控中心血地寄与病媒防制消杀科负责人陆姝婷介绍。
蜱虫通常寄生于动物体表或附着在野外草木上。寄生在宿主动物身上的被称为寄生蜱,常见于农村居民区的家畜体表;游离在环境中的是游离蜱,多分布于农村野外和景区的低矮植物间。蜱虫具有较强的隐蔽性,会潜伏在草丛中,等待宿主靠近,人类也可能成为它们的目标。“4月至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。蜱虫是多种虫媒疾病的传播媒介,人体一旦被蜱虫叮咬,有可能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。部分患者感染后病情较为严重,发展迅速,甚至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,危及生命。”陆姝婷说。
区疾控中心提醒,预防蜱虫叮咬的关键在于环境治理和个人防护。“市民外出时,应尽量减少在蜱虫易出没的草地、树林中长时间停留或坐卧。进行户外活动或露营时,可提前用氯菊酯、含DEET的驱避剂等浸泡衣服和帐篷等装备,降低被蜱虫叮咬的风险。一旦被蜱虫叮咬,切忌强行拔除,应尽快前往附近医院处理,以免蜱虫头部残留在体内引发感染。若身体出现皮疹、发热等不适症状,务必及时就诊。”陆姝婷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