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在海门港经济开发区2万吨级通用码头,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造的24套大型风电叶片正有序装船,这些长度达123米的“中国造”清洁能源装备即将横跨大洋,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“绿动力”。
随着全球绿色能源需求激增,海门风电产业链正开足马力,以创新技术撬动海外市场,凭借创新链与供应链的双向奔赴,跑出出口“加速度”。在企业开足马力冲刺海外市场的背后,海门税务部门积极落实“强基工程”,提升服务效能,通过政策与服务的“双轮驱动”,为新能源产业集群筑牢合规发展根基。
在艾郎风电的生产车间内,20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,一支支型号各异的风电叶片经过铺层、灌注、合模等一系列工序后成功下线,即将发往欧洲。公司副总裁、董事长秘书王东亮介绍:“今年艾郎的发展形势非常好,全年订单饱满,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超100%,出口量翻倍增长,预计全年产值突破60亿元。”
“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口,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。”公司财务总监瞿瓦忠坦言,企业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全流程税务管理体系,从增值税发票管理到出口退税申报,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到境外税收抵免,税务部门对每个细节都严格把关辅导。“去年,我们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超5600万元,出口退税1.64亿元,为持续加大碳纤维拉挤板等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了资金保障。”瞿瓦忠说,“我们定期收到税务部门的风险提示提醒和各种国际税收政策,在开拓国外市场时心里更有底了。”
在海门,风电产业已形成从主机设备到运维船舶的完整产业链,60多家上下游企业因“虹吸效应”集聚发展。目前,海门的风电产品已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,而高效便民的服务更是为出口按下“快进键”。海门税务通过建立出口企业合规档案,积极实施“一户一策”税收风险体检,结合“税路通·苏服达”服务品牌,在积极服务企业的同时引导企业依法纳税、合规经营。
接下来,海门税务将持续深化税企沟通,助力新能源企业在合规出海的航程中乘风破浪、行稳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