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的海门街头,藏着个让人惊喜的变化,大牌酒店纷纷把餐桌搬到了路边,星级酒店的招牌菜,突然成了街坊邻居随手可买的平价美味。
下午四点半的长江南路,烟火气比夕阳先到位!掀开蒸笼,思杰大酒店的大块五花肉码得整整齐齐,热气裹着桂皮、八角的醇厚香气漫过街道。餐盘还没来得及摆整齐,摊位前已排起了长队。“酒店的餐品用料实在,味道也好,吃起来让人放心。”正在排队的市民王阿姨坦言,星级酒店的品控标准,是她果断下单的关键。
南海东路上,桃花岛八喜堂外摆区同样热闹。白切鸡、土豆牛腩、椒盐小带鱼等刚摆上桌,客人们就陆续围了上来。住在附近的赵先生熟门熟路地说:“给我来半只酱鸭,剁小块,再要5个麻辣鸭头。”“好。”老板一边麻利地装盒一边应着。
而在光华大酒店门口,餐车刚推出来,“叮”“叮”的扫码声便此起彼伏。刚下班的市民们攥着手机,很快就在餐车前围成了小圈。上班族小李举着餐盒说:“选了糖醋排骨配素鸡,再要个三丁包,拿回家就能直接吃,省去了自己做饭的麻烦。”
这些曾以宴请、商务接待为招牌的星级酒店,如今带着几元到几十元的平价美味在街头摆摊,蒸笼里的热气、餐盒里的香气、扫码时的清脆提示音,都让星级标准融进了市井烟火,也悄然拉近了与寻常百姓的距离。
为什么酒店外摆模式能火出圈?核心优势藏在细节里:食材采购、后厨管理、烹饪技术的专业积淀,让高端服务下沉成“接地气”的民生供给,既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、品质的需求,又补上了平价餐饮市场的优质供给缺口。
对于酒店而言,外摆并非“降维”,而是“拓维”。思杰大酒店负责人表示,此前酒店宴会厅在非高峰期常有空置,人力、食材等资源未能充分利用,“便民食堂”外摆项目启动后,不仅盘活了闲置产能,更通过日常经营积累了大量社区客群。桃花岛八喜堂酒店更是通过外摆收集到了消费者反馈,将受欢迎的卤味菜品纳入酒店宴会菜单,实现了“街头口碑”向“厅堂业绩”的转化。
现在的海门街头,酒店餐车的热气混着市井吆喝,成了最鲜活的烟火气。下次路过长江南路或南海东路,不妨停下脚步——说不定你眼熟的那家大牌酒店,正端着热乎菜,等你说一句“来一份”呢!